广东省普宁市白沙陇秦氏祖祠位于流沙大桥西北百余米处,即现在流沙镇粮管所址。该祖祠建于明成化四年(1468年),由秦氏进村始祖敦良公兴建。这是当时一座大型祖祠,面积约1300多平方米,为三厅二天井,古朴大方。其木、石、瓦等建材之优质,结构之牢固严紧更为邻近罕见。虽经几百年,至1964年被拆改建为粮管所时,厚达七层的鳞鳞瓦片大多仍完好如新,方形木料堆积如山。
秦氏祖祠的神龛主位,供奉迁居潮州始祖秦少游公(名观)和定居潮汕之秦氏列祖列宗。祖祠大门顶挂着一对大灯笼,一面写着“秦府”,另一面写着“翰林院”。祠前大柱竖着四座旗杆夹,刻着秦氏祖先官衔。这座宏伟的祖祠是白沙陇秦氏和白沙陇迁居湖东、渔庄湖、华市及陆丰甲子镇等地秦姓的公有祖祠。解放前,每年春分秋分,这五个乡的族老便集中于这秦氏祖祠祭祖聚餐。
秦氏祖祠历今五百余年,从敦良公至现在“钦”字辈共十八代。清道光元年(1821年),揭阳县白塔村秦氏宗族发生变故,秦姓数十人逃难至白沙陇村寻宗投亲,由宗亲安置他们在秦氏祖祠周围定居,故该地有“白塔秦”之名,属白沙陇村第七片。而秦氏祖祠后也被误称为白塔秦祠堂。
秦氏祖祠地处流沙镇周围各村的交通中心,既是古祠堂建筑的典范,又是革命圣地,且也是40~50年代普宁文化的摇篮。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白沙陇农军100多人参加中共普宁部委领导的全县农民“四·二三”武装暴动,当时围攻城的军事行动是从秦氏祖祠出发的,4000多农民撤退时也在秦氏祖祠驻扎。
1927年8月下旬,普宁党组织领导人方家悟,农军大队长何石调集农军300多人驻于秦氏祖祠,开展攻敌、肃反、参加攻克普宁县城战斗和准备迎接“八一”南昌起义军南下部队的工作。
1927年10月2日,“八一”起义军撤至流沙的前敌委员会、革委会领导人周恩来、郭沫若、恽代英、林伯渠、徐特立、张国焘、谭平山、张曙时等及地方党负责人扬石魂等分驻于流沙基督教堂、秦氏祖祠(即《普宁党史资料》中指的流沙教堂,白塔秦祠堂,流沙教堂位于当时的白沙陇村域内)及观音堂。
1927年12月,以何石任团长的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六团队在秦氏祖祠成立,揭开了普宁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序幕。秦氏祖祠成了粤东革命圣地之一。
1938年,秦氏祖祠先后为文商中学、流沙中学校址。
1939~1945年,因日本侵华,汕头市海滨中学疏散内迁至秦氏祖祠,并以此为校址。接着,秦氏祖祠又成了普宁一中分教处(后更名为普宁第二中学)。
1948年,普宁第二中学在秦氏祖祠为流沙镇政府址。
1956~1957年,秦氏祖祠被流沙镇粮所拆除改建为其所址。秦氏祖祠现在虽已面目全非,但它对革命事业和文化事业的伟大贡献,永放光芒,并志永存。
补充:
白沙陇老寨内有秦氏寿山公室、牧祖公室、宽祖公室、钦阁祖公室、翰祖公室和科祖祠。
白沙陇老寨外则有秦氏振兴祖祠、籍祖祠、明合祖祠、惠祖祠、登云祖祠、传祖祠、侯祖公室、诚朴公室、六一山房等。解放前,秦氏祖祠成了共产党领导革命的一个地下活动据点。抗日战争时期,秦氏祖祠又先后成为文高中学、流沙中学、汕头海滨中学、普宁第二中学校址。
潮汕秦氏大多数是从故秦城甘肃天水发源而来。再基祖秦观、字少游(1049-1100),江苏扬州高邮县人。他是传奇故事“苏小妹三难新郎”的男主角,是北宋杰出词人。北宋元祐初,苏轼推荐朝廷,任太学博士,后兼国史馆编修官。其后裔有一支迁居福建仙游,明代传至秦圣卿,赐进士,任文林郎(正七品),在潮为官,择地在蓬洲都月浦里(今澄海隆都镇)开枝发叶。秦对卿传至第七代,有四子,子孙播衍三阳(海阳、潮阳、揭阳)各地。澄海秦乐都,生四子,长子、三子居隆都白沙宫,二子、四子分创宁厝埔。
潮汕秦姓人口约1.7万人。其中普宁约1.5万人,聚居流沙白沙陇,分布池尾。
秦氏进居白沙陇的始祖系敦良公,于明天顺年间(1459)从潮阳贵屿风港里迁入白沙陇,迄今有537年历史。从敦良公传至秦氏现在的“钦”字辈是21代。清嘉庆四年(1799年),敦良公的胞兄诚朴公的11世裔孙奕佳公,从潮阳潮美乡迁入白沙陇,迄今有197年历史。清道光元年(1821年),秦姓又有一族数十人从揭阳白塔迁居白沙陇(俗称白塔秦),至今已有175年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