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010|回复: 0

海南省临高县秦氏族谱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4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南省临高县秦氏族谱考

  海南省临高县秦氏族谱(以下称临高旧谱),包括兰秦支谱、新瑞支谱和头稍支谱。据《海南省秦氏族谱》记载,兰秦支谱隶属于东方族谱,新瑞、头稍支谱源于琼山族谱。据传,头稍支与新瑞支同属脉源,但三支传统上均各自修谱。从谱世上看,兰秦、头稍支谱保存完好,而新瑞支谱残缺,大部分已失传。三支现存的谱系,是光绪三十二年前后,在海南秦氏传统修谱周年统一撰修的。一九九五年三月,兰秦村二十四世孙、原临城中学老校长秦国光先生主持编修《临高县秦氏族谱》一书,将三支原谱合编成册,使三支派的世系源流昭然于世。该书是临高秦氏三支派第一次合修族谱,也是海南秦氏在新中国恢复传统文化之后首次刊印的新版谱册。该书根据三支原谱,刊载了各支始祖、派系、播迁等详细情况,现考略于下:
  (一)兰秦支谱
  1、原谱考稽
  本谱末见旧谱册及序文,只存原谱世系,历次修谱情况缺考。据本谱系载:本支一世秦旺公;二世思信公;三世福公;四世智公;五世茗公;六世天相公,由东方市十所村移居临高县那绵村;七世彝公;八世大公,从那锦村移居乾蓝村(后改兰秦);九世德、能、才公(注;由于篇幅所限,以下不需考评者不录,详见本支族谱,下同);十一世奚公,移居博厚镇抱河村;十八世子期公移居美台乡潭楼村;十九世殿公从抱河移居茶保村、逻公等九公从抱河移居锦模村;二十世丰公等六公移居加来镇锦模村;二十一世春公移居博厚镇国壁村;二十四世家芝、家明、家兴三公从潭楼村移居儋州市老舍村。本支繁衍兰秦村四个支派、潭楼村、以及抱河村奚公派系4个村,合计7个自然村。
  本谱其它情况综合如下:
  宗 源:未详。
  郡 望:缺考。
  堂 号:缺考。
  祖 籍:安徽省南京庐州府合肥县。
  迁琼太祖:旺公。
  迁琼年代:南宋迁居海南昌化县,后又移居感恩县(现东方市)十所村。
  本支始祖:天相公。
  移居临高:明代由感恩县十所村移居临高县××乡那棉都乾蓝村,现改兰秦村。
  世 系:略。详见《海南省秦氏族谱》临高秦氏兰秦支谱。
  字 派:文明大启,奕世永昌。
  本支明代出现两个史志人物,一为七世祖秦彝公,二为九世祖秦才公。据海南年代最早、最具权威的明朝史书《正德琼台志》记载:秦彝为明代那棉人,明代贡监,授职安南布政使司(行省)三江(州)府同知;秦才为明代县郭人,大明永乐九年辛卯科举人。经查,秦彝公是海南秦氏近古代史上文官职位最高的官员,秩正五品官;秦才公是海南秦氏近古代史上唯一考取举人的先祖,他们的功业在海南历代地方史志上(包括临高县志)均有明确记载。上述史志反映了本支一段沉寂的族史:其一,史志记载秦彝公均出现在“临高县学“一节,这证明他青少年时代曾在“临高县学”(官办的学校,每县一校)读书,并取得功名,由此也证实其家族世居临高;其二,古代能够上官学的人,一般家庭背景都很显贵,起码祖父辈应在本地拥有一定权势、威望或相应的经济地位。以此推测:秦彝的家族必然很殷实,他本人也很聪明、勤奋,否则他一生不可能获得如此赫赫功名,也不可能培养出象秦才这样的后世人才;其三,从秦彝、秦才所居的不同地址,也反映了兰秦村迁址的确切年代。兰秦村的祖先原居于波莲镇和绵村一带,后迁至乾蓝村(后改兰秦),两地相距十余里。经查明代“临高县境”地图:那棉都、县郭都均是明代临高县的乡村基层组织,相当于现今的村委会。明代的和绵村称那绵都,县城周围(包括兰秦村、新瑞村一带)称县郭都,因此秦彝原居于那绵都,因而史称其为“那锦人”,后彝公的家族已移至县郭都兰秦村现址,因而史称秦彝之孙秦才为“县郭人”。据考,秦彝授官的时间是明永乐五年前后。由此可知,乾蓝村迁移的具体时间应在明永乐五年至九年之间。至于乾蓝村何时改称兰秦村,就不得而知了。
  从史志记载反映,在明洪武、建文、永乐年间,本支应是赫赫有名的临高贵族。
  2、本谱考评
  由于本支历次修谱资料缺详,对谱系难以做出总体评述,但依据早期始祖世系和对照地方史志,发现本谱存在较多疑点和谬误。
  (1)本支确立始祖存在谬误。首先,从定安旧谱来看,有关始祖天相公的谱系最早出自定安乾隆谱,据该谱记载:彝公生广、高二公,广生天相、天祚;天相迁临高,高公迁定安;说明天相公乃彝公之孙,并非是彝公之父;其次,从东方光绪谱来看,本支始祖完全是参照东方世系确立,并循序将两谱串接起来的,比如本支并不采用上述定安谱系,而是采用了后来合修的东方谱。由此说明,天相公的始祖地位是凭东方谱系确立的。有人认为,现葬厝和棉坡的三个“五代、六代、七代祖墓”中有天相公之墓,因此确认天相公迁居临高是无疑的。照此说法,那么对应谱系,以上墓主应是五代茗公、六代天相公、七代彝公三祖。但经考证,其“五代墓”乃由本支长派第十九世孙黎公(字庆昌)及其子泗公(字翰英)等于清乾隆三十一年(丙戌,1766年)立碑,其“六代、七代墓”亦由该派七、八世孙于清乾隆四十五年(庚子,1780年)所竖,由此证实以上三墓实为本支长派祖墓。虽然三墓碑文大部分漫蚀不清,但从墓主名字、谥号和辈序来看,均同以上三祖毫无关系。可见,天相公迁居临高实乃“谱说无凭”。再者,从以上情况反映,本支早前的谱系应是独立的,始祖可能是彝公或者是除天相公以外的其他人。这一结论,从谱系排序就看得很清楚,彝公的位置本来就处于最高位(一世祖),只是在同东方谱衔接之后才降至七世祖的位置;此外上述“五代、六代、七代祖墓”的辈序,也说明在清乾隆四十五年之前,本谱与东方谱尚未统合,辈序不是按照东方谱序编排,而是完全按照原来的顺序确定的。因此,本支祖孙昭穆次序颠倒的状况,完全都是清光绪年间接谱贻误的后果。
  (2)本支不可能隶属于东方秦氏。其一:以本支与东方秦氏对比,本支繁衍31代,而东方秦氏衍至20代,如此悬殊的年代差距,就足以证明两支谱系存在严重问题,更不用说东方秦氏还居于本支之上。其二:以东方秦氏四世祖秦睿公与本支所谓七世祖秦彝公、九世祖秦才公对比,可以确切说明问题之所在。他们三人都是两支具有代表性的史志人物,以他们的生活年代和辈份能够直接凸现其所属世系的真实状况。上述史料记载很明确,秦彝公是元末明初人,秦才公是明初人,而秦睿公是明正德以后的人,睿公的生活年代至少比彝公晚近百年,辈份至少相差三代,也就是说,秦彝公应同秦旺公、思信公属于同辈,而秦睿公应比秦才公还晚。既然存在这种关系,还能说本支隶属于东方秦氏吗?
  (3)本支始祖于元代移居临高。从史志资料来看,远的不说,单从有据可考的彝公及其父辈的生活年代则可说明这一论点。彝公明初在“临高县学”读书,又于明永乐五年(丁亥,1407牟)授任三江府同知,从大明开元(洪武元年→戊申,1368年;同年六月海南正式归附大明)至永乐五年共有39年。那么按常规推测:彝公赴三江府任官的年龄预计在30~40岁之间,之前他应在琼州府或各县衙门从事,历任九品至六品之类的官职;他在20岁左右,即洪武二十年(丁卯,1387年)前后,在“临高县学”读书;他的出生时间大约在元至正二十七年(丁未,1367年)前后。照此推理,彝公的父辈乃至上祖至少在元末或元末以前已迁居临高。另外,从乾蓝宗祠始建时间(于明朝永乐年间)也证明这一点。
  (二)新瑞支谱
  1、原谱考稽
  据传,本谱于抗日战争毁于战火,原谱系已全部失传,根据前辈回忆,补撰了从十八世至三十世。据《海南省秦氏族谱》载:本支一世旺公,南宋由安徽迁居海南省昌化县(现为昌江县);二世恭公,由昌化县移居山东,其后裔贤公返迁琼山;三世至十七世缺;十八世生(一支)、钟公(二支);十九世一支缺,二支倪公移居美台乡抱文村;二十世路公(一支)、二支理公移居加来镇锦模村;二十一世三支菜承公、四支高祖(佚名)移居美台乡禄到村,二十二世三支贤公移居禄到村;二十三世三支元二公移居波莲武新村;二十四世五支明父等四公移居禄到村,三支明钟公移南宝乡美丰村、三支明皇公从武新村移居儋州市洛基镇沙屋村;二十五世三支开龙等四公移居武新村;二十六世国理、国成公分别移居白沙县七坊镇高石村、光雅镇可好村。本支共繁衍五个支派、9个自然村;另外,据传头稍支源自本支 。
  本谱其它情况综合如下:
  宗 源:缺考。
  郡 望:缺考。
  堂 号:缺考。
  祖 籍:安徽省南京庐州府合肥县。
  迁琼太祖:旺公。
  迁琼年代:南宋迁居海南昌化县;二世祖恭公迁往山东,其后裔贤公又返迁于琼山龙岐。
  始 祖:失传。
  移居临高:据传,本支始祖由琼山移居临高县新瑞村。
  世 系:略。详见《海南省秦氏族谱》临高秦氏新瑞支谱。
  字 派:元明开盛世,家族永兴隆。
  2、新瑞村的历史年代探析
  由于资料佚缺,现对新瑞支原谱已无法进行考评。从人口和源脉来看,新瑞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发源村。根据历史传统,兰秦、新瑞是临高秦氏两个祖村,而兰秦和抱河是同族,新瑞和头稍是“兄弟”。过去,各村均按传统关系和规制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彼此过从甚密。据前辈传闻,新瑞村的来源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从古那棉都迁居,为新瑞村的肇基祖先;一部分从临高县多文镇那朗村(音译)迁入;另一部分从兰秦村移居。以上传说,虽然提供了一些信息,但却找不到有力的证据;笔者曾考证过相关史志和所能见到的临高秦氏古墓志,也始终搜寻不到有关史迹。现就人口、源脉、地理、村名及其人文特征,探测新瑞村的历史及其始祖迁居年代。
  (1)新瑞村的源脉和人口状况
  新瑞村的人口,至1996年截止(以下数据同),全村共有122户752人,其中男丁373人,在临高秦氏各个自然村的人口规模中列居第二。根据其后裔播迁情况,有据可考的,包括临高县抱文村(41户201人)、锦模村10户46人(占本村人口的10%,下列统计均包含此数)、禄到村(18户115人),共有69户362人;有传统渊源的,包括头稍村及衍派过都、美月、美巢、太利五个村,共有102户537人,男丁363人;后来接谱的,有武朗村(人口未详)、武新村(15户89人)、美丰村(10户71人)、以及儋州市沙屋村(2户11人)、白沙县高石村(3户14人)、可好村(2户10人),计有40户256人。可见,新瑞村的人口仅排在临高秦氏最大的兰秦村之后,但其后裔播迁分布的范围最广。
  从新瑞、兰秦、头稍三支派的人口比较来看:兰秦支派生6个村,总计有人口436户2174人,其中:兰秦村是始祖村,共繁衍188户980人(包括兰秦村171户868人、衍派谭楼村9户51人、儋州市老舍村8户61),其所属抱河村是最大的发源村,繁衍三个村248户1194人(包括衍派锦模村82户460人、茶保村44户267人、国壁村15户69人)。新瑞支派按上节统计,如加上头稍支共有325户1846人,不包括头稍支派计有223户1309人。综合以上数据,三支派的户口规模(注:以户为准,下同)排序为:兰秦支第一、新瑞支第二、头稍支第三。如新瑞、头稍合为一支,兰秦支仍居第一、新瑞支居第二。以四个发源村进行比较,其排序为:抱河村第一、新瑞村第二、兰秦村第三、头稍村第四。由此可知,新瑞支的总户数,若加上头稍支则比兰秦支少111户;若不计头稍支则将近少一倍,甚至比抱河村派系还少25户。需要指明的是:新瑞支的后裔有小部分是1996年全省合修族谱时续补的,有些数据存在不确定因素;另最近从头稍支始祖墓志考知,该支从琼山南渡村迁居,原来传说从新瑞村移居待考。因此上面的排序,新瑞支只能靠后,不可能再靠前。
  (2)新瑞村祖墓和字派(元明开盛世,家族永兴隆)
  (2)新瑞支与兰秦、头稍支年代对比探测
  从史籍记载,兰秦支高祖秦才公于明永乐九年(辛卯,公元1411年)考取辛卯科举人,据传,他也是科举中式那一年在“广京”(老人俗语,指现今的广州)贡院骑马摔伤不治而逝,享年十六岁。根据秦才公的生卒年代,我们可以测算出兰秦支各村始祖的大致年代。比如,按兰秦原谱系(下同),从秦才公(九世)往下算到31世(至1996年为止),兰秦支共繁衍23世585年,平均每世约有25.4年。那么,秦彝公为七世,至今他繁衍25代635年,则他的年代对照中国历史年表为元末至明洪武年间(公元1361前后)。以此类推,抱河村始祖奚公(十一世)繁衍21代533年,他的移居年代为明天顺至成化年间(明中叶上期,公元1463年前后);锦模村始祖逻公等九公(均为十九世)、茶保村始祖殿公(十九世)各繁衍12代304年,移居年代分别为清康熙年间(公元1692年前后)。由于新瑞、头稍支谱与兰秦支原谱一致,对照秦才公的年代同样可以测算出各个祖先的年代。头稍支从始祖关城公(原谱十三世,至今衍至30代,下同)起算至今繁衍18代457年,则移居年代为明嘉靖年间(明中叶后期,公元1539前后);太利村始祖莱公、过都村始祖李公(二十世)各繁衍11代279年,移居年代分别为清雍正年间(公元1717年前后);美巢村始祖蔡、所公(二十四世)繁衍7代177年,移居年代为清嘉庆末年(公元1819前后)。新瑞村始祖失传,高祖钟公、生公〔原谱第十八世,至今衍至30代,下同〕繁衍13代330年,生活年代为清顺治年间(公元1666前后);抱文村始祖倪公(十九世)12代304年,移居年代为清康熙年间(公元1715年前后);锦模村高祖理公(二十世)繁衍11代279年,移居年代分别为清康熙年间(公元1717年前后)。由此可知,新瑞村从清顺治上溯至始祖移居时的世系全部失载。
  (3)新瑞、兰秦村的地理方位探析
  新瑞村和兰秦村位于临高县临城镇西面,紧靠文澜江西岸,离县城约三公里,两村相距一公里,两村基址自古以来便是远近闻名的秦人故地。两村所处的地理位置,同在一个凹型江湾之上:新瑞村占据南侧之地,坐北向南,文澜江从村前横过,并折向东流;兰秦村占据北边之地,背靠高山岭,坐向东南,前面地坦田袤,延连江岸。两村的地理环境,反映古代秦人熏沐儒化,精通堪舆,善于从生存、发展条件和风水定律选择“宝地”。风水学曰:“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意即左有流水,右有长道,前有泻池,后有丘陵。从两村的方位坐向来看,两村均考虑周全,规划考究,严格遵循上述风水规制。从村址的选择上,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一是两村分居于江湾南北两端,兰秦村周围土地宽阔、舒展,尤其是中央平坦,南面开敞,具有“坐山望水”之势,此地当时位置最佳,估计兰秦村祖早先在此开基立业;而新瑞村东南两面临江(文澜江古道原靠近村址,后逐渐向前凸伸),偏居一隅,占地狭窄,说明新瑞村是后来居上,傍族人之地定居。此种选择同古代社会人口稀少、盗匪猖獗以及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生存能力较差有关。二是新瑞村的先祖与兰秦族人应是同一宗脉,只有存在这种关系,两者才有可能聚落相居,互为依存,这是古代宗族社会的明显特征。不过,在新瑞村的祖先迁来之后,两支应已分支别派,相对独立了。这一点,从兰秦支于明永乐年间独立修建的“乾蓝宗祠”也可证实。
  (4)新瑞、兰秦村名解读
  兰秦村原称乾蓝村,按临高方言:乾为山,蓝为水,意思是“靠山望水”之地;兰秦,其本义为“姓秦”,即“秦村“之意。新瑞村有两种含义:一种以临高方言解释,临高话的“瑞”字跟“裔”字同音,“新瑞”即为“新来的后裔”;另一种以海南话(即闽人话)解释,“瑞”字跟“村”字同音,“新瑞”即为“新村”之意。从两个村名的字面意思来看,兰秦村前后的名字同纯正的临高话相通,言即达意,具有浓郁的乡土韵味;新瑞村的名字有些隐讳,而且用闽语翻译最为贴切。笔者倾向于后一种解释,因为据前辈传说,兰秦村族人历来对新瑞村偶有躇龉,认为新瑞村是不俗化的外人,所以由此引起猜测:新瑞村的祖先可能从当时的海南闽语区(主要包括琼山、文昌、琼海、定安、屯昌等)移居临高,由于迁来初期,语言不通,风俗各异,与先期迁入临高的族人不能融合,彼此素感陌异,遂而形成歧见,以后又逐渐演化为讹传。这种情况同临高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密切联系。据有关专家研究,“临高人”是继黎族人之后第二批移居海南的汉裔,迁陟年代大致在春秋战国时期,至今约有2500年历史(注:刘剑三:《海南地名及变迁研究》,海南出版社第7页),它比唐宋时期成规模迁移海南的闽人(操闽南方言即“海南话”的人)还早约1300多年。临高原住民聚居于“东起琼山县的南渡江,西讫临高县的新盈港,南以琼山县的遵谭、澄迈县的白莲和儋县的南半为界,北濒琼州海峡,包括临高县全境和儋县、琼山县及海口市郊的各一部分。”(注:梁敏、张均如:《临高语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第一页)“临高人“所占的土地是海南岛最平坦、最肥沃的地区,他们把后来迁移上岛的闽人统称为“客人”(注:刘剑三:《海南地名及变迁研究》,海南出版社第3页)。先期迁居临高的秦氏祖先肯定早已同化,面对语言、风俗不化的外地族人,难免内外有别,也只能以“客”相待。此种事例跟头稍支移居临高后所发生的情况极为相似。头稍支祖关城公(谥号:客公)当初从琼山南渡村迁入现今的临高博厚地区,亦在临近抱河村北侧择地肇籍晓照村,后来遇到流行瘟疫,村庄遭受毁灭时,或许是传统风俗的约束,族人竞然不入同姓的抱河村,而是散居到附近的美月、过都、头稍村(注:本村有苏姓居民)。民间类似的事情不能以今人的主观意识来想象,而是要从整个氏族的观念和传统规制去客观看待。新瑞村和头稍村的境遇以及历史上形成的传统关系,充分证明他们的祖先都是临高秦氏的后来者,是当初同姓先民的“客人”。这种身份和心态也自然反映到家族文化的符号上:乾蓝村名抱含着主人达观、自信、入化的氏族情素,他们舒坦、平静地厮守家园,造化“乾山蓝水”,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期待;而新瑞村名还原了一段祖先播迁的历史,它向后人昭示主人的身世和村址的来历,留下祖先开基立业的烙印。这是人文信息透出的真实内涵。
   通过对新瑞村人口、源脉的梳理,以及对其地理、村名的探析,我们已基本了解其历史背影和脉络。关于村址的肇始年代、始祖来源和移居时间,现从以上综合信息做出推测:(一)新瑞村由于立村年代比兰秦村晚,人口同抱河村相近,后裔播迁(第一批抱文、禄到、锦模村始祖外迁,下同)比抱河派系(锦模、茶保村始祖外迁)的年代稍早,预计其肇始时间应在兰秦村立村之后、奚公移居抱河村之前,即从明永乐九年至明天顺七年之间(明初叶上期,公元1411~1463年),其间共有52年,包含两代,从钟、生公上溯约有9~10代。(二)新瑞村始祖可能最先从琼山南渡支移居临高,头稍支祖可能直接从琼山南渡村迁居临高晓照村,两支同为一族。头稍支祖比奚公移居抱河村晚约76年,比新瑞村始祖迁居临高晚约近百年,新瑞村乃头稍村真正的“大哥”。
  (三)头稍支谱
  1、原谱考稽
  本谱是临高秦氏三大支谱之一,自古以来均独立修谱,自成体系,但至今为止尚未见原谱真稿及相关资科;目前能见到的,是《海南省秦氏族谱》和《临高县秦氏族谱》载录的原谱世系,内容较为完整、详细。从该谱系来看,应是光绪年间统修的版本。据谱系载:一世旺公;二世恭公,移山东,其后裔贤公返迁琼山南渡村;三世瑗公;四世玉成、玉兰公;八世天星、天福、天禄、天寿公,天福公从昌化县移居琼山南渡村;十二世廷藻、廷德、廷选、廷弼、廷臻、廷日,廷月移居安邑;十三世关池公移居南渡村,关城公移居临高县博厚镇晓照村,关注公移居安邑;十三世至十七世关城公以下均单传;十八世唐、包公;十九世灵、虞、南公,灵公字方灵、妣苏氏、时任乡长,衍一、二支房;虞公衍三支房,南公衍四支房;本世晓照村废弃,各支并入头稍村;二十世莱公(二支)移居多文镇太利村、李公(三支)移居博厚镇过都村;二十一世来公(三支)移居过都村;二十四世所、蔡公(一支)移居多文镇美巢村。本支共繁衍30代,四个支派,五个自然村。
  本谱其它情况综合如下:
  宗 源:缺详。
  郡 望:未详。
  堂 号:未详。
  祖 籍:安徽省南京庐州府合肥县。
  迁琼太祖:旺公。
  迁琼年代:南宋迁居海南昌化县;二世祖恭公迁往山东,其后裔贤公又返迁于琼山龙岐村。
  本支始祖:关城公(字:客公)。
  移居临高:由琼山南渡村移居临高县博厚镇晓照村,后迁入头稍村。
  世 系:略。详见《海南省秦氏族谱》临高秦氏头稍支谱。
  字 派:盛世光昌,升平履泰,根深叶茂,长发其祥。
  2、头稍支史迹考
  本支始祖关城公,谥号客公,祖籍琼山县(现为海口市琼山区)桥头镇南渡村,明代移居临高,乃头稍支开基始祖。据客公墓志载:“公讳关城,系琼邑南渡村庠士名声之苗裔也。娶妻冯氏,产生二公,居于临邑晓照村焉。衍派孙谋,清明节届,兴思祖茔,合众竖碑永垂不朽云。”根据年代测算,客公的生活年代约于明嘉靖前后(明中叶后期,公元1539年)。至1996年止,其后裔已繁衍十八代(原谱从旺公起算三十代),历经约457年。现对本支各个历史朝代的基本情况进行考查:
  明朝:自嘉靖年间至崇祯十年(公元1539~1644年),计有105年,本支约从第十三至十六代,从客公起均为单传,家族命运舛厄。
  本支有一个世代流传的典故,可能就发生在本时期。据前辈描述,本支某祖娶一李氏为妻,李氏家族兴旺,特将一块坡地作为嫁妆,赠送给本族。此地现位于临高县博厚镇博南村委会境内,土名多灵坡,占地面积达两百余亩,离头稍村约有五里。由于距离较远,此地大部分已基本丢荒,只有约六十亩坡地由头稍村占有,作为秦族墓地。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当地政府开恳荒地,将此地收归公社,后又将部分土地划分给邻近六道村耕作。至本世纪初,土地开发热潮涌起,此地产权开始出现纠纷,头稍村与六道村遂于2008年发生争讼,现双方仍处于悬而未决之中。据闻,在近古代,李氏后人想收回此地,也曾与头稍村发生“官司”,最后在族人的共同努力下胜诉,终于保住了祖传族业。看来多灵坡的宿命权当完璧归赵(秦)。
  多灵坡的来历至今仍无据可考。从该地的历史关系来看,它原属本支族人共同所有,说明它产生的年代应在本支十九世分支别派之前,即约于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当时的族人还是一家人,但考查客公至十九世,七代先祖中,均没有娶李氏为妻的。而族人一直指认李氏与多灵坡的渊源关系,并称李氏原葬于临高县新仍镇“桥头瓜地”(音译)。笔者经考李氏墓,碑文曰“临高县秦氏碑:皇清显妣慈淑李孺人之墓;乾隆二十五(1760年)年七月初十日;孝男士元、士英,孙庠士美、玢、瑜、珍、睿立。”墓主年代与传说相近,但以铭文姓名对照本支和其它族谱,均未见与之相符者。2009年,新瑞村族人在临城镇群妮村后坡找到一块秦婆墓碑,内容与李氏墓相关。经查,墓主为“秦母王孺人”,适天予公,由“孙士元、士英”等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立碑。由铭文而知:李氏是王氏的儿媳妇;前墓与后墓立碑相距25年。以上两墓碑仍未见与多灵坡有关的踪迹。需要提及的是,因多灵坡的缘故,自古以来,头稍村族人一直将李氏墓列为“祖墓”之一,每逢清明大祀,均按传统礼制前往扫墓、祭拜。说明此墓与本支及新瑞村存在密切关系。
  清朝:自顺治元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644~1911年),计有267年,本支约从第十七至二十六代。由于本朝跨度较长,根据本支情况可划分以下三个阶段考述:
  第一阶段:自顺治至乾隆初年。本支约从十七代至二十代,经历曲折多变:十七代仍为单传,十八代生唐、包二公,唐公衍一、二、三派,包公衍第四派;十九至二十代各生五公,可十九代后二公又失传,同代灵公(字方灵)时任乡长,娶苏氏,可能由此烟缘,遂使后世聚落头稍村,与苏姓合村而居;灵公为一、二支衍祖;灵公次子莱公(字复纪,二十世)娶王氏,生廉、选、张三公,后到太利村一带采石,又娶□氏,生州、王、漠三公;莱公入赘随□氏及三子移居□□,肇始太利村;同世李公(字:复礼)又移到头稍村以东一里外之地,开基过都村。到二十世时,在晓照村居住的,只有灵公长子所公(长派祖),次子莱公(次派祖)和王氏所生三子,以及虞公(三派祖,字方义)所生闹、何(无嗣)二公,南公(四派祖,字方刚)所生王公共7人。
  第二阶段:自清乾隆初年至道光年间。本支约从二十一至二十三代,这一时期人口、族业逐渐发展,二十一代男丁递增15人,二十二代33人,二十三代42人(以上数据包括太利、过都村),其中二十二代出现了三名登仕朗(九品职官),包括道公(字国球,属长派)、甘公(张公长子,字国梁,属次派)、逢公(张公五子,字国宝,属次派)。此时期本支重视宗族文化,开始修茸祖茔墓碑。如:长派二十二世祖国球、国晋公及其子孙于乾隆十六(公元1751)修建了陈母(二十一世祖佃公妻)墓碑,原葬于头稍村东侧“干央”坡,这是本支发现年代最早的墓志;长、次派于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合修了灵公墓碑,原葬于多灵坡,1975年移葬头稍村北;又如:本支二十一至二十三代于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合族(包括头稍、过都、太利村,美巢村未立)修建始祖客公墓碑,原墓葬于多灵坡,1975年移葬头稍村北;后又于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修建了“秦母林孺人”墓碑(推测为明十六世祖渐公妻),该墓葬于头稍东侧“干央”坡。
  第三阶段:自道光年间至宣统三年。本支约从二十四至二十六代,这一时期本族人口勃然兴起,二十四代三村男丁递增到81人,出现三名登仕朗,包括邱公(字文澡,头稍长派)、群公(字文焕,头稍四派)、罗公(字文元,过都三派);头稍三派还出了第一个国学士俊公(字:文瑞)。嘉庆末年(公元1819前后),长派二十四世祖蔡、所公从头稍村移居多文镇美巢村,此后人口进一步增长,二十五代男丁猛增至115人,二十六代递增138人,其中二十五代出了两名登仕朗,分别为闹公(字定命,头稍二支)、冯公(字定才,太利二支),还出了一名国子监(陈公,字定才,太利二支),一名国学士(符公,字定建,美巢一支);二十六世祖珍公(字世卿,过都三支)在清末取消旧学制前还获取了国学士的名号。
  在清末至民国期间,本支发生了一个重大事件,这就是晓照村的消失。从本支始祖客公起,晓照村一直是本支定居的村落,从古墓的碑刻里均能找到字迹。目前见到最晚记载“晓照村”的,是本支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修建的客公墓碑,铭文清楚地记述客公及其后裔“居于晓照村焉”;此外,最能证明该村存在确定年代的,是二十二世祖国球公等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建的陈氏墓碑,铭文落款处刻注:“晓照村男国球、国晋及其孙柄、松、株、楼”立碑。以上墓志说明,晓照村在清嘉庆年间是存在的,而且从清嘉庆至道光前后,人口较为繁旺,正常来说,晓照村也不可能被废弃。那么,晓照村到底是什么时候韵然消失?又是什么原因被废弃了呢?
  民国、共和:自民国元年至本世纪末(1912~1996年),本支约从第二十七至二十九代(个别衍至三十代)。这时期人口进一步增长,至1996年为止,五村(注:含美月村,建国后三派某公从头稍村移居)人口已达102户,总人口537人,其中男丁363人、女性174人。民国时期,由于社会长期动荡,本支几乎未曾出现读书人以及到官府任职的“职官”。共和国建立之后,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逐渐恢复,到八、九十年代,出现了一批大学生和国家工作人员。
  3、本谱考评
  (1)本谱与东方谱没有必然联系。细考本支谱系,从始祖客公至1996年止,各支分支别派,世系详明,始祖迁移地迹和坟茔墓志历历犹考,但从太祖旺公迁居昌化,二世祖恭公移往山东,七世祖贤公返迁龙岐,再到本支八世祖天福公从昌化移居南渡村,如此离奇曲折的迂回播迁却渺无形迹,无据可考。据《海南省秦氏族谱》载:本支“八世孙天福、天寿随母从昌化江移居南渡村,天福天寿刻像纪念。”《临高秦氏族谱》亦称本支七世应龙等“五子均居昌邑”。按此说法,那么本支自八世以上至三世均应世居昌化。然而,从昌化所属的东方谱考证,只有十六世祖毓超公从十所村移居昌化县乐蔓村,后又移居姜园村,未见以上五代、甚至“五子”曾居于昌化的痕迹,而琼山南渡支谱对此也毫无记载。从“旺公戌守昌化”乃至“恭公后裔曾居昌化”的说法,至今为止仍无任何真凭实据,而所谓的“刻像纪念”,也只是本支祠堂尊祖供奉天福公之像而己,并非为了“纪念”其从昌化迁居南渡村而刻立。上述环节是海南秦氏一段重要的“族史”,它是证明琼山、临高与东方秦氏之间是否同为族支的唯一证据,涉及到全省族系统一的问题,可如此重要的“族史”,没有任何事实根据作为佐证,是无法自圆其说的。综合各支情况分析,本谱在清光绪以前应是相对独立的,原来的始祖可能就是秦瑗公,天福公“随母迁居”的故事,实际上是为了全省族系统一而在合谱时编撰的,本谱与东方谱原先应当没有必然之联系。
  (2)本谱与定安旧谱有渊源关系。首先,本谱和定安次支旧谱对秦瑗公的记载同出一辙:本谱记秦瑗公为三世祖(注:现谱),而定安次支旧谱曾记“瑗公即恭公也”,从上述对两谱的考证,说明瑗公是两支原来的始祖或者二世祖,说明两支早期的确存在密切关系。其次,考查两谱早期的世系(明末清初之前,下同),也反映两者存在很多疑似关系,比如:本支始祖客公(十三世)移居临高之前属于琼山南渡支派,经对照三谱世系,本谱和琼山谱有多处提及迁居定安的记载:琼山谱有二世祖堤公(厥后未详)、十九世祖魁公派系(移下官田村);本支有十二世廷月公、十三世关注公。其三,从早期的字派来看,本谱与定安次支谱均有“廷”、“秉”字派,如定安次支的“廷”字派与上面提到本支移居定安的廷月公,两支年代相合,从现今往上算,均为十四代,其生活年代大约在清顺治三年(丁亥,公元1646年)前后,而琼山风雅村朝鸿派的“廷”派也与此相近。以上考证虽不能一一定论,但可反映两支之间历史上存在的渊源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秦氏文化网微信公众号

QQ|手机版|京ICP备06057923号|联系我们|秦氏文化网 ( 京公网安备110108004249号 )

GMT+8, 2024-11-23 06:5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