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15|回复: 0

秦国的粮食安全大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16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秦国的粮食安全大政

    粮食安全这个话题并不是近些年才有的,这是一个演进了几千年的历史问题。中国自古行“以农为本”之政,早在几千年前,开中国“大一统”之先河的秦国就把粮食安全作为其核心大政。跨越千年,我们一起来了解秦国统治者为何如此重视粮食安全?古人是如何运用他们的智慧保障粮食安全的?

    顾颉刚先生指出:“秦之致强盛。得周王畿之西部,建立大国一也。”因为秦人不仅取得了诸侯的地位,也拥有了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周原,为其从半农半牧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以种植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奠定了基础。

    秦国成长于列国争霸、割据鼎力时期。国中缺粮,便会导致其他国家“因饥而伐之”;国中粮足,便有了强大扩张的基础。当时很多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都认为粮食在国家政权生存和发展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孙子·军争篇》云:“军无粮食则亡,无辎重则亡,无委积则亡。”在长期的战争中,如果没有充足的粮草作后盾,其结果难以想象。而战争要取得最后胜利,根本在于发展社会经济,这“经济”的核心就是粮食。频繁的战争让统治者深刻认识到粮食安全是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基础,而维护粮食安全,自然成为了秦国历代有为统治者的一项基本国策。

    为保障粮食安全,秦国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一系列措施集中体现在著名的商鞅变法中,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 提高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确保劳动力数量。秦国当时主要采取三种方案:一是重农抑末,奖励耕织。在秦国务农和作战一样可以获得相应官爵和社会地位。二是提高粮食价格,维护粮食生产者利益。三是对粮食生产者免役轻税。为确保有充足的劳动力,商鞅推行“抑末”之政,使相当一部分从事手工业、商业的人转向农业生产;此外,秦国还通过一些有利政策招徕别国之民来秦从事粮食生产,这样不仅增加了劳动力,还削弱了他国的国力。

    第二, 保障土地数量,提高土地利用率。一是鼓励垦荒,秦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年),商鞅主持变法第一道政令便是《垦草令》,推出20多条政策鼓励民众垦荒种田。二是改“因地而税”为“因人而税”,多出的耕地算作百姓务耕的奖励。三是实行土地私有化,提高土地利用率。四是用战争手段扩张土地,自秦襄公开始,秦国疆土开始扩大,农业耕地也随之扩大。同时,秦国也积极修建水利工程为更充分地利用土地资源,这期间修建的都江堰与郑国渠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水利工程。

    第三, 强化粮食运输、贸易、储存、消费等方面的管理。除了严格管理粮食运输,秦国不准商人从事粮食买卖活动,对粮食储存也实行严密的管理。

    粮食安全与政权兴衰紧密结合,当时东方六国都把发展商业作为国家大政,虽然他们也重视粮食生产,但却没有像秦国那样把粮食生产作为国家的核心大政,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促进粮食生产。虽然说秦国最后胜利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不得不说,在秦国从强盛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始终都建立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之上。

    回到现代,对粮食安全的讨论仍然不绝于耳,我们同样会面临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耕地数量、提高土地利用率等问题。虽然时过境迁,实行的政策措施也会有所调整,但从秦国的史事中,却是可以“以史为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秦氏文化网微信公众号

QQ|手机版|京ICP备06057923号|联系我们|秦氏文化网 ( 京公网安备110108004249号 )

GMT+8, 2024-3-28 22: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