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河南南阳秦立志

http://qinshi.org/?1935

老秦营秦氏族谱资料——瓦房庄的故事

已有 4504 次阅读2017-9-20 16:48

  在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博望镇,有一个小村庄,叫瓦房庄。这个村离博望街只有两里路,村上的人去街上赶集卖东西非常方便,来回只需要半个小时。但这个村上的人,多少年多少代以来,却一直以务农为生,很少有人从事经商等事项,所以这个村从建村200年来,虽然人口不断增长,而经济发展一直很缓慢。

从清朝道光年间建村开始,到民国时期,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中,这个瓦房庄连一口吃水的井都没有,村上六、七辈子的人吃水,一直靠村西边半里远处的一条小河吃水,更不用说利用水浇地了。若遇到大旱年景,全村人的生活困难情况,是可想而知的。

在解放前,瓦房庄的人们,祖祖辈辈很少有上学读书的。到民国初期,村上秦氏家族中仁子辈的青年人,才有少数人到附近村庄的私塾堂读过几年书,但也只能在过年过节时,给村上人写副对联,写个牌位,村上有红白公事时写个请帖或帮助不识字的人写封信,就算不错了。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义子辈和全字辈的青少年中,才开始有较多的人到镇上政府办的学校去上学读书。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方政府的关怀下,瓦房庄村无论是经济发展或是文化建设方面,都逐步的有了新的气象。从1951年进行土地改革到1953年实行生产互助组,1955年建立农业生产合作,1958年又搞人民公社,1980年开始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等,对村上农业生产发展和提高村民生活水平,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953年,成立生产互助组织后,首先在村西南角打了一口井,改变了村上人们吃水的问题,解决了封建一百年来一直没有水井的难题。同时也解决了这个村能够打井和可以打井的认识问题。这一口水井,是瓦房庄建村一百多年来村上人自己打的第一口井。通过这次打井,不仅解决了村民在思想认识上打井并不很难的问题,而且体现出集体力量的强大,给以后进行浇地打水井创造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家加快了社会主义建设步伐,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经过全村广大村民的积极努力,村上面貌大有改变,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目前已基本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正在向小康生活进展。

  现对瓦房庄的来历和每个时期发展变化情况,分别谈述如下:

一:瓦房庄的来历

     瓦房庄的村名,顾名思义是在刚建村时,村上的房屋应该全是瓦房,故起名叫瓦房庄。

     瓦房庄初建于十八世纪中期,清朝的道光年间。当时由于博望街西头秦家门的秦家人,在博望街东北角,离博望街二里远的地方购置了约300多亩地,为管好种好这片土地,从秦室家族的兄弟们分出一支,并在这里建造了一处新宅院,迁来居住。由于新宅院的房屋,全是新砖新瓦,很引人注目,当地人称它叫瓦房庄。这就是瓦房庄村名的来历。

     二:瓦房庄秦氏家族的来历:

     瓦房庄的秦家人,是博望街西头秦家门的秦氏家族的分支。博望街西头琴家门的秦家人,在清朝乾隆年间,出南阳城城南的老秦营的秦家人因经商迁居到博望落户的。当时的博望街,虽然是一个三国时期就有的老古镇,在历史著名《三国演义》一书中就曾有刘、关、张送军师徐庶时火烧博望坡的说法,但到清朝时,这个地方的人口仍然很稀少,长期处于人少地多的状况。

秦家人由老秦营迁来博望以后,在博望街西南角盖了一处新宅院,由于宅院门楼盖得新颖别致,很引人注目,此地人都称他为秦家门,实际上秦家门三个字已成为秦家庄的概念,只是叫的方法名称没有改变。

博望的秦家人,从老秦营迁到博望的第一代人秦行,是博望地区秦氏家族的始祖,后经过第二代人秦清礼,第三代人秦森等几辈人几十年的艰苦创业,生活越来越富裕了,人口越来越多了,第四代秦锡铃兄弟四人已长成青壮年,但这时博望的秦家人,仍同南阳城南老秦营有亲密联系来往,每年博望的秦家人,都要派人去老秦营,秦家祠堂去祭祖。

博望秦家门的秦家人,到第四辈莹字辈的兄弟四人长大成人后,随着生活的富裕,就在博望街东北角处买了300多亩地,并盖了两座新宅院,新宅院分为东西两个宅院,从秦氏兄弟四人中分出两人迁居到这个称之为瓦房庄的地方居住,来管理和种植在这里新买的300亩地,这兄弟二人就是瓦房庄秦氏家族的始祖,是瓦房庄第一代秦家人,这就是瓦房庄秦家人的来历。

秦家人来到瓦房庄以后,虽然前两代人是瓦房庄的始祖,但时间已久,没有文字记载,村上又未建祠堂,坟地上又没有立碑,他们都叫什么名字,没有传说下来,这是瓦房庄秦家人的一大遗憾。

瓦房庄的秦家人从来村后的第三代人,乐字辈时,他们的名字才有记载,因时间较短,仁字辈和义字辈人经常说下辈子才知道乐字辈的人名,但是,在旧社会没有户口制度,地方政府没有注册登记,在当时,有的人叫名字,有的人叫外号,对不少人有称呼排行老几的排号,很少叫名字,所以对乐字辈和仁字辈中有几位到现在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例如:义德的爷爷秦老三,义德的父亲秦老大,(外号秦大陋),义勇的父亲仁字辈秦老二,因去世较早,义永和义振也已去世,下辈人就不知道他的名字了,这都是由于秦家人前几辈不重视文化建设,许多人没上过学,不认字,不叫名字叫排号,致使下代人连祖宗的名字都不知道。

 有人曾问,博望街东寨子开饭店的秦老宝家的秦家人,是不是瓦房庄的秦家人同一个家族,在这里只能说,他们和瓦房庄的姓秦的只是同一个姓,他们祖先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迁来的没做考究,博望老街里秦义秀家的几家秦家人是瓦房庄西大院的分支,他们才是瓦房庄的老秦家人。

瓦房庄秦氏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变化

自从莹字辈秦家兄弟二人迁居瓦房庄后,他们一个住东大院,一个住西大院,两家人都以务农为主,每家各分的100多亩地,虽然当时种地方式比较单调,使用农具比较落后,但在正常年景里,生活过的还是比较平稳的,住在东大院的,人口发展比较缓慢,虽然第二代东西两院都是兄弟两人,但东院兄弟二人中有一人无子,而是从西大院叔兄弟中的八个儿子中过继过来一个继承堂叔的祖业,东院另一支即乐本的父亲,虽然有子较晚,但有四个儿子,除老二未长成人,老四眼睛不好,从年轻失明一直同老大乐本生活在一起,他家有一子仁志,乐本的三弟也只有一子,即义德的父亲秦大陋,仁志家住东小院,秦大陋家住西小院。

仁志有一子义俊,义俊有三子,即全太,全兴,全朝,秦大陋家有五子,除老二未长成人,其余四人是老大义行,老三义德,老四义道,老五义礼,义行和义礼年轻时区新疆工作,他们有几个子女,未做调查,在家的义德有三子,全强,1全庆,全超,义道有三子,全海,全敬,全立。

西大院的人口发展比较快。广子辈时虽然也是兄弟二人,老大分居在博望街里住,那里也有一处宅院,他们的地在街北河塞村西边。去老街里住的,到乐子辈时是兄弟二人,他们仍与瓦房庄西大院乐子辈是兄弟们一起排行,他家的大儿排行老大,小儿排行老四,仍在西大院住的广子辈老二有六子,分别排行为老二,老三、老五、老六、老七和老八。其中,老八乐庆过继到东院,其他兄弟五人中,老二乐业仍住西大院西小院;老三乐田住西大院东小院,后成为中间院;老五、老六、老七分别又在村南边盖三处新宅院。老宅院都是坐北朝南的长方形院子,新盖的三个宅院则是坐东朝西长方形宅院。老六乐寿住在新宅北院,老五乐丰住在中间院,老七住在南院。

西大院乐子辈兄弟六人共有男孩二十人。老二乐业有五子,排行为仁字辈的老大、老二、老五,十一和十五;老三乐田有四子,在仁字辈叔兄排行为老四、老六、老九和老十;老五乐丰有三子,排行十八、十九和二十;老七有三子,排行老七、十二和十三;老八乐庆两子,排行十四和十七。上述仁字辈二十人中,十三和二十年轻时早去世,十三只有一女无子,十七外出当兵转业落户于宁夏省。

到义字辈和全字辈,西大院的人数更多了。西小院仁字辈兄弟五人有子女二十人,男的十一人,女的九人,老大仁宝有两子,义贤和义魁;老二两子,义勇和义振;老五仁怀两子。义琴和义兴;十一仁堂有三子,义才、义林和小十一(外号老疙瘩);十五仁富两子义顺和义鹏。这兄弟十一人排行情况为:老大义琴,老二义贤,老三义兴,老四义勇,老五义魁,老六义振,老气义才,老八义顺(又名义全),老九义鹏,老十义林,小十一的名字没叫开,也可能就没起名。这叔兄弟十一人中,老三义兴,在一九二九年,蒋介石和冯玉祥两个军阀打仗时当兵外出未回,小十一在一九四八年解放战争时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也一直未能回来。其余叔兄弟九人都一直在务农。这叔兄弟九人,共有子女二十六人,男十三人,女十三人。

义字辈人各家的孩子情况是:老大义琴有两子全来和全斌;老四义永一子全东;老五一子全生;老六义振一子全平;老七义才二子全成和全方;老八义顺有三子全曾、全礼和全润;老九义鹏有一子英琪;老十义林一子全春。这堂叔兄弟十三人排行情况为:老大全来,老二全生,老三全斌,老四全东,老五全曾,;老六全平,老气英琪,老八全成,老九全方,老十全礼,十二全春,十三全润。

中间院仁字辈兄弟四人有男孩七人。老四仁义之子义晨,老六仁礼两子以声和义海,老九仁智两子义祥和义文,老十仁信两子义甫(曾用名义群)和义长。

中间院全字辈堂兄弟十四人。忌全有、全富、全志、全发、全举、全保、全周、全广、全见、全军、全敏、全峰、全昆和全伦。

南院三家近几年人口发展也很快。老五乐丰有三子,仁善、仁杰和他小兄弟二十。到义字叔兄弟五人。仁善(排行十八)有两子义和。义保;仁杰(排行十九)有三子,义亭、义恒和义平。到全字辈叔兄弟九人。义亭三子,全印。全显、全根;义恒两子,全琪和全创;义合之子,全永、全义和全旺;义保一子全江。

乐字辈老六乐寿一子仁顺,仁顺两子义和和义常。义和一子全中;义常三子全盈、全恒和全武。

乐字辈老七有三子,即老七仁学,和两个兄弟十二和十三,,十二去世早,十三只一女儿,老七仁学有三子,义照、义山,义有,全字辈叔兄弟八人,全喜,全聚,全钦,全才,全奎,全宽,全记,全新。

老八乐庆两子,小儿仁声(十七),当兵后落户宁夏县,十四仁寿一子义方,义方由四子,全德,全华,全明,全甫。

瓦房庄秦家人,从来本村时兄弟两人,第二辈广子辈兄弟四人,第三代乐字辈为十二人,仁字辈已经二十二人,义子辈三十七人,到第六代全字辈增加到五十多人,第七代本字辈人还在增长,第八代立字辈的老大秦立伟今年已19岁,他这辈的小兄弟也在增多,当年年龄相仿的人中,从辈数上相差两三辈,例如,已经19岁的立字辈人称呼年轻的义子辈人叫老爷爷,,这就是人口发展太快出现的自然现象。

瓦房庄秦氏家族人口的发展,同中国人口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清朝末年,中国人口只有两亿多人,到抗日战争时的1940年,中国人口已达到四亿五千万,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人口已超过13亿,瓦房庄秦家人在清朝道光年间,只有兄弟二人及妻子儿女,总共六七口人,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瓦房庄总人数已超过三百人,是刚建村总人数的三十多倍。

由于中国人口的高速发展,在世界上二百多个国家中,中国是人口最多的的大国,但在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与人口发展还不相适应,致使广大人民生活水平还不能很快提高,虽然从1972年起,国家已广泛进行宣传和狠抓计划生育工作,对人口发展有了一定的控制,但全国人口仍有上升状况,特别在农村地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育能力增强,,人口数量仍不断增长。

1951年土改时,瓦房庄只有100来口人,每人平均3亩多地,到2009年,全村人超过3000人,人均只有1亩地,人多地少,给村民生活带来一定压力。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新中国成立的60年里,经过实行土地改革,农业生产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土地承包责任制等多种形式的农村改革政策和生产发展措施,村上经过无水井到打水井,从打吃水的井到打浇地的井,又到挖水渠灌溉,从种大棚菜到种高产农作物,使粮食产量大大提高,村上年轻人有的利用农闲时外出打工,有的从事经商,也有的组织起来搞装修队,建筑队,从多方面设法增加经济收入,使各家各户的生活水平逐渐相应提高,从21世纪开始,大家正在努力地奔向小康生活。

在旧社会,由于村上人长期贫困,生活条件差,当时的医疗与条件更差,从仁字辈的几代人中,没有一个长寿的人,正像中国的一句俗话“人过七十古来稀”

所以村上过去没有长寿老人是很正常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中央和各级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生产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瓦房庄村上也逐渐出现长寿老人,全斌的爷爷仁怀活到78岁,全斌母亲白光荣活到82岁,目前义子辈的义甫老人,已经85岁,身体依然健康,在此预祝义甫老人健康长寿,争取活到120岁以上,为瓦房庄老秦家树立一个长寿老人的榜样。

四、瓦房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

瓦房庄地处河南省有名的八百里伏牛山东南部的脚下,离山只有三十里远的丘陵地带,伏牛山各个山头的南山脚向南延伸,形成丘陵和岗地,东西两岗地之间相距5里地左右就有一个高岗,两岗之间加一条小河,每条河的发源地都在伏牛山南坡的各个山沟,每条河流过的地方,靠河边的土地肥沃,住在河边的人吃水和浇地都很方便,人们都愿意在河两岸居住,因此,这里多数村庄窦建设在小河两旁,这一带各个村庄的南北之间距离,一般只有二里左右,最近的只有一里地,但东西两个村的距离,最少三四里,有的远到七八里。

瓦房庄的地理位置是比较好的,村南边离博望街只有二里地,村上人去街上赶集买卖东西很方便,博望街是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古镇,是镇政府所在地,村上人到镇上联系事情或办事情也很方便。

博望镇能称之为古镇,是因为博望这个地名在三国时期已经存有,在我国三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一书中就曾有记载,当时的博望是刘备和曹操争夺地盘,进行打仗从许昌到四川的必经之道,在当时河多桥少的情况下,博望街东门外的大青石桥,是当时行军必经之大桥,从伏牛山上南坡流过来的小清河,又名叫白条河,这条河不知经过多少个村庄流入大白河由于这条河发源于伏牛山部的宝山寺,水源清洁,水质甜蜜,因此方便了河两岸各个村庄上民众的生活,种菜,浇地用水,这条小河是造福于民众的小河,这条小河从瓦房庄西边流过,离村只有一百来米远,多少年以来,一直是瓦房庄人们的吃水用水的保命河,也是瓦房庄地理环境中较好的一个方面。

在村的东边,有南北二里宽东西三里长地底盘,是瓦庄人种庄家的土地,共有三百多亩,多少年以来,这个村上的人就依靠这一片土地生活。

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由政府出资并组织民众,在伏华山南侧建造一个大水库,叫鸭河水库,并从水库向东南方向挖掘一条一百多里长的人造水渠,称作干渠,供下游民众浇地灌溉使用。这条干渠正好从瓦房庄村东边半里远的地方经过,自西北向东南缓缓流过,给瓦房庄的农民种地灌溉提供了良好条件,解决了过去遇到大旱天气时无水浇地的大问题。村上增加了这样一个好条件,对促进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提供了方便,奠定了好的基础。

在瓦房庄北边,离本村只有一里地的地方,有一个村庄叫邱庄。邱庄和瓦房庄是个好邻居,邱庄的邱家人和瓦房庄的秦家人,多少年多少代以来都是友好相处。在一九五三年以前,瓦房庄还没有打吃水井的年代中,村上人常去吃村西边小清河的水,每遇到大雨天气,河水泛滥,无法去河边打水吃时,就去邱庄水井打水吃。

未解决当地交通不便问题,从一九五八年起,政府投资并组织民工,从博望街开始向北修了一条新公路,这条公路正好从瓦房庄村西头经过,给本村人向里向外运送物资创造了方便,这条公路七点五米宽,十二公里长,目前已化为县级公路,并由原来的土公路改修为柏油马路,即平整又光滑。公路从村边经过,给村上增添了更加美丽的环境。

瓦房庄有了上述较好的地理位置,又有好的环境和交通条件,对搞好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五,瓦房庄的文化建设的发展状况

瓦房庄从清朝道光年间建村,秦家人搬来居住,现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二百多年中,秦家人祖祖辈辈都是以农为生,文化意识淡薄,不够重视文化建设。从进村第一代莹字辈到第四代仁字辈中,很少有人上学,只有个别人曾到当地私塾堂读过几年书,在过年过节时能写个对联,写个牌位,有红白公事时写个帖子记个帐,就算很好了。虽然有几个人上过几年学,但没有一个取得功名的,并没有取得什么秀才,举人的,只能算一般识字的人。在这四代人中,大多数人没有上过一天学,一生在家务农、

仁字中排行十五的仁富,是村上上学最多的上学时间最长的一人,他有四个哥哥都是种地能手,不指望这位小兄弟种地做活,所以他才有上学读书的机会。仁富上学的年代是民国时期,当时虽然大城市已有洋学堂,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的城市,年轻人上学除能上小学外,还可以上中学,上高中,上大写,而在博望这个离城市较远的经济比较落后的纯农业地区,仍然只有几个私人办的小型私塾唐堂。这些个人办的私塾堂,大多数是老师在自己家中设一大间或两三间房屋作教室,这就是当时的学校。个别有钱大地主家,可以请老师到自己家中教他们的小孩读书。

在民国初期农村地区的私塾堂,仍然沿袭封建社会清朝时期私塾堂的教学方式,以读《五经四书》为主,没有音乐、体育、历史、地理等课程。当时学校所学的数学课,只是以打算盘为主,只要学会打算盘就算学会了数学。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博望街才开始有了新式的洋学堂。

仁富上了几年学,虽然没考取什么功名,但学会写了一手好毛笔字,过年过节时,村上人都请他写对联,有喜事请他写喜帖,他算是瓦房庄村最高的有文化的人。

新中国成立以后,各级人民政府对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水平都非常重视,积极号召青少年到政府办的学校上学,并对未上过学的成年人,组织他们上夜校,参加识字班,从而提高广大民众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各家各户都开始重视了让自己家小孩上学的问题。村上青少年逐步开始上写小学,初中,高中,也有考取到外地技术学校,近几年也有考上大学的,有的正在向研究生。博士生进展。

随着村上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到外地干工作的人们越来越多了,有当技术工人的,有当技术员的,也有当工程师的、高级工程师、教师、教授的;有的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当主任、科长等。在家没外出的人中,有的从事经商,有的当村委干部,也有的利用农闲时间外出打工搞承包,搞建筑。。。。。。等。

六,瓦房庄的房屋建设和发展状况

瓦房庄在二百多年前初建时,只有东西两个宅院,房屋不到二十间,占地面积不超过三百平方米,两处宅院占地面积不足一千五百平方米。后来随人口增加,下代小兄弟们长大后分居生活,村上又盖了不少新房子,到乐字辈时,虽然已分为八家宅院,但占地面积也只有四千多平方米。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全村人口超过了三百人,近几年又在村周围又扩建了许多新宅院,当前各宅院占地面积已超过两万平方米。

由于扩建许多新宅院,大大减少了耕地面积,在人多地少的状况下,逼着村民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要认真种好现有仅有的土地,努力提高农作物产量。能保证粮食自给;二是利用剩余劳动力外出经商或打工,一方面减少在家吃饭人数,另一方面设法增加经济收入,才能保证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七,瓦房庄人的姓氏变化

瓦房庄的村民,在刚建村后的一百多年中,一直是秦氏家族一个大家庭一个秦姓的天下,村上人数和户数增多,只剩下一代兄弟们分局而形成。后来随着几乎亲戚的迁入,才逐步增加了几户外姓人家。按照迁入本村时间早晚顺序有下面几户人家,即白、张、姚、谢凌等五个外姓。后因姚家没男孩,小女儿姚金兰对线姓尚,婚后迁入本村,故姚家改为尚家。张家在本村住十几年,到张荣超长大后搬到核桃园村去了,但荣超的大妹妹是全富的对象,小妹妹是全生的对象。现在村上外姓人有白、谢、凌、尚等四姓人家。

上述几家外姓人,迁入最早的是白家,大约在一九二九年左右,白东海的大姑即全斌的母亲白光荣来村后,白家人随之迁入,东海的父亲光有和叔叔光德,都是瓦房庄长大的,现在白东海兄弟三人已都长大并分居生活,他们小孩也都长大了。

谢家大约是一九四八年迁入,谢喜林的大姨是西院全平的妈妈,喜林和喜安兄弟二人也都是在瓦房庄长大的。

凌家是南院义亭二姐的婆婆家姓凌,1960年左右迁入,凌家的几个小孩现在也都长大了。

目前上述几户外姓亲戚的人口已达30来口人,占全村总人数的十分之一,这些亲戚家的年轻人,都很聪明活泼,他们正在和秦家的年轻人一起,为瓦房庄未来的繁荣富裕携手前进,

.瓦房庄秦家人每一代的排名顺序

瓦房庄秦家人,示博望街西头秦家门秦家人的分支,博望的秦家人,是清朝乾隆年间从南阳城南老秦营迁来的,至今已有300年,秦家人来博望后,从第一代到现在已经是11代人了,,前时期到老秦营去的人,从秦家祠堂抄回来的排名顺序共20个字,即“莹,癀,楽、仁,义,全,本,立、泽、常、万、兴、传、敬、信、居、安、乐、泰、昌”。

秦家人来瓦房庄后,到目前已有第八代人了,但对乐字辈以上两辈人,因时间太久,他们的名字没有记载,到乐字辈以后,近几辈的人,大部分都能讲出人名,乐字辈前边两辈人,虽然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但他们是瓦房庄秦家人的祖宗,由于瓦房庄前几辈秦家人不太重视文化建设,日子过得不太富裕,他们没能在瓦房庄建一个秦氏祠堂,也没在坟地上立碑,这是瓦房庄秦家人的一大遗憾。

九、瓦房庄村的行政隶属关系

解放前的瓦房庄及所在地博望镇,一直隶属南阳县管辖,博望是南阳县下属的一个大区,区下边有乡镇,凡有大集的地方叫镇,纯农村地区分片管理的地方叫乡,博望区下设很多乡镇,乡镇下边设保,保下边的各村庄为甲,当时实行保甲制,个村庄的负责人叫甲长,相当于现在的生产队长或小组长。

新中国成立后,博望划归方城县管辖,瓦房庄在1950年到1958年期间,曾划归贾庄乡管辖,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后,又重新划归博望乡管辖。

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博望区改为博望人民公社,公社下社生产大队,大队下设生产队,这时的瓦房庄隶属博望人民公社东风大队管辖,叫瓦房庄小组,生产队员改成小组长。

1980年以后,国家对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原人民公社撤销改为乡镇,生产大队改为村名委员会,生产队改为小组。

十、瓦房庄的交通和通讯条件

旧社会的瓦房庄交通工具相当落后,有事出门走亲戚,运送物资,只能不行或用小木轮子小推车推,最好的工具是用大牛车拉,新媳妇回娘家,如果不想步行,只能坐大牛车,一个小时只能行五六里路,对离家较远超过20里路的,就得早晨早走。中午才能到,下午回来时,吃过午饭就得走,到家已黑天,到集市上买卖东西,只能靠肩膀挑。

新中国成立后,村名生活逐步富裕,从六十年代起,有的家就买了自行车,九十年代又有人买了摩托车,想到县城办事,不费很长时间就可赶回来,过去没汽车,现在从镇上到县城一天客车泡好几趟,去县城办事相当方便。

过去的通讯条件更差,在外地工作的人,想给家里取得联系。只能靠写信联络,一封信来回好几天,从50年代到八十年代,最快的通讯方式,就是到邮局多花几个钱打电报,从20世纪90年代起,村上有些人家安装了固定电话,对外出工作的人同家中联系时,用电话几分钟就可以解决问题,从21世纪起,不少年轻人都买了手机,打电话联系家人就更方便更省时间了。

从建国60年来,无论在交通条件方面或通讯条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十一、瓦房庄人曾遭受过得苦难和必须接受的教训

旧社会的瓦房庄,既没有灌溉的水渠,也没有水井,遇到大旱天气,庄家就会被旱干。在二十世纪中,曽遇到两次大旱年景,民国十八年那次大旱,村上不少人到外地逃荒要饭,在逃荒过程中,曾有三个小女孩被卖到南阳南边的新野县当童养媳妇,这三个小女孩是仁顺家的三女儿,仁信家小女儿和白光有的小姐姐。哪个人家不到一定的困难程度舍得把自己的小孩卖掉呀,民国三十二年大旱,村上人们又曾遭受一次严重的挨饿困景。

在旧社会时,因国民党政府腐败,对人们赌博、吸大烟无人管向。义德的父亲秦大陋年轻时,曾染上吸大烟的坏毛病,竟然将祖上留下的四五十亩地卖给街上周化琴家把卖地钱用于抽大烟了,最后只剩余三、四亩地,由富裕之家,变为贫困之家,并早去世,义德的母亲气得带着几个孩子回娘家广店住十来年,加重只剩下义德奶奶一人,在邻居们帮助下,种剩余的几亩地生活。在义德奶奶去世后,义德和义道已长大,老五义礼已到上学年龄,才搬回来住。义德父亲曾因为吸大烟“倾家荡产”的事,不仅是义德一家人及后代子孙们应接受的教训,而且是瓦房庄人都应该引以为戒。各家各户都要教育自己的子女,要学好的,坚决不学坏习气。让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赌博和吸毒品对身体及对家庭所能造成的危害性,都要坚决做到不赌博、不吸毒。

十二,瓦房庄的前景

随着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加速进行,瓦房庄村民的生活前景将更加美好。

1.在文化建设方面,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孩们上学只买书本不再

交学费,给青少年上学开辟了道路,节省了费用,只要愿意上学,就可到学校好好学习,通过国家经济发展,家长们都提高了让下代人好好上学的重要性,他们能积极地支持和督促子女上学。广大青少年也都认识到好好上学的重要性,要积极努力地去学习,争取把自己培养成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把自己培养成有文化,有技术的建设家乡当栋梁的人。

2.在搞经济建设方面,每个年轻人都应该到先走出去,再走回来的道路。走

出去,就是要用各种方法到外边学习技术,每个人要有自己的独特技能,熟练掌握一门技术,回来后能为本村为家乡的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例如有的人可能可到某技术学校或者培训中心学面点加工技术或粮食加工技术,回来后开个点心、面食加工房,做出各类点心供给各商店去卖;也可开面条加工厂、粮食加工厂做粮食加工生意;有的人可以出去学习摩托车、汽车修理技术、回来后在村上或街道上开一个摩托车、汽车修理站;有的人可以去学习电脑修理安装技术,回来后在村上或街道上创造电器维修站或维修门市部,修理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和共他无线电器具;有的可以去学习开拖拉机、开汽车、学会后可买拖拉机、买汽车搞物资运输工作。也可建立某种物资批发站和经销站;有的可以去学习房屋装修和建筑技术,回来后组建自己的装修队或建筑队,有经验技术后,还可组建装修公司或建筑公司;女青年可学裁缝,学服装加工技术回来创建自己的服装加工店;有的人可以去学习养殖技术,回村后建立养殖场。。。。。。等。

通过走出去,带回来的方法,把瓦房庄建设成个经济发达的新型村庄。

3.在医疗卫生方面,国家正在进行医疗体制改革,不论城市市民或农村村民,都要参加医疗保险,小病保健站看,大病住院由国家医疗保险基金给予补助。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到医院,解决看了过去看病难的问题。

4.在做饭烧火方面,将逐步改变烧火方法和烧火用燃料,由原来大锅头烧火做饭,逐步改用煤炭烧火,再由烧煤炭改为用气作燃料,,当前不少农村都建设了自己的沼气池,做饭点灯都用沼气,近来有些地方发明制造出了秸秆灶化炉,烧少量的秸秆,炉子那边出燃烧的气体,用气做饭,即清洁又卫生,另外,随着国家液化气、天然气的普及,不久的将来,瓦房庄的做饭,也能像城市人一样,使用天然气和液化气,那是将更方便,更清洁,更卫生。

5、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家各户的生活用具,将逐步向电气化发展,将逐步采用电热锅,电烤箱,电冰箱,洗衣机,在家下澡用电热器,电风扇,空调等等,虽然当前电气化用品,只是个别家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会普及的。

6、业余文化活动方面,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只有个别人买个小收音机听就不错了,农闲时刻大家在一起打扑克,或者下象棋,没有其他娱乐条件,80年代,个别家有了小黑白电视机,90年代,有些家买了彩色电视机,这些将来都要被淘汰,将来的电视节将被新型的液晶电视代替。

7、在当前农村经济条件还差的情况下,许多老人,六七十岁了还得下地干活,到将来农村经济发达了,我们瓦房庄的老人们到了一定年龄,也可按国家规定实行退休制度,享受退休待遇,每月有地方的政府给予生活补贴,让每位老人都能愉快地享受晚年。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可到疗养院居住,有专门的护理人员照顾这些老人,现在说这些事,好像是空话,但实际上不是空话,这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经之路,不久的将来会实现的。

8、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上可建设一处业余文化娱乐室,在农闲时,大家到娱乐室打扑克、下棋、读书、看报纸,唱歌,跳舞,进行各种形式娱乐活动。

9、在村长带领下,加强村民体育锻炼,在村上建设一个体育场地,购置安装一些体育设施,让大家在农闲休息时间,到操场进行体育活动,将逐步改变过去光知道在农田弯腰做活的习惯,只有加强身体锻炼,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做活,更好的干各种工作。

10.逐步改变村民吃水问题,过去瓦房庄没有水井,多少代吃河水,后来虽然有水井了,因为条件限制,水质好坏没有经过检验,现在吃的水纯净程度不知道,今后村上有条件时,也要像城市用水一样,建造水塔,用水塔向各家各户通过自来水管送水,向水塔输送的水要经过检验。符合国家规定的饮水标准,方可使用,从而防止传染病发展,保证村民身体健康。

11、村民住房问题,将来应该改变随便乱改房子院子的情况,要改变东健一宅,西建一院,及不整齐,又不美观,还占用了不少耕地,浪费了不少良田,今后盖房子,村上应该统一规划,将来的房屋应该建成一排排整齐的小楼,达到即好住又美观,在不久的将来,将瓦房庄改变成一个新型的农村,村边路旁是一行行绿色的树木,房前房后建设上美丽的花池和草坪,把村庄改造成花园式村庄。

12、对下一代儿童的教育,要从小抓起,有条件时,要在村上建设一个幼儿园,大人们上班或者下地干活时,把小孩送幼儿园,让这些小朋友从小就学习认字,学画画,学唱歌,学跳舞,将每个儿童都培育成祖国的花朵。

上述十二条,不是梦,也不是空想,而是当前在许多经济发达的地区,有些村庄已经是现实,瓦房庄的全体村民应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村庄学习,以他们为目标,积极向目标前进。

编后语,本故事,是作者根据前辈老人们谈话,自己听到后的记忆,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村上发生的各种变化,经自己理顺编写的,在编写过程中,部分资料是有全发和全斌提供的,本资料虽然用讲故事方式讲述的,但他是瓦房庄村的一部真实的历史,此资料仅供瓦房庄秦家人来了解本村的历史和秦家人历代发展状况,今后,瓦房庄如何发展,有待村上年青一代人去完成,虽然在建设新型的瓦房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少困难,但相信年青一代人会积极的去克服,我们相信瓦房庄的前景是美好的。

由于作者当前在外省居住,离家较远,对家乡有些情况了解不够仔细,难免有不当之处,请在家住的年长者,给予指正。

                                        十五世孙  秦全来

                                               2009.6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秦氏文化网微信公众号

QQ|手机版|京ICP备06057923号|联系我们|秦氏文化网 ( 京公网安备110108004249号 )

GMT+8, 2024-4-25 16: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