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秦氏家族和寄畅园
无锡秦氏家族和寄畅园无锡秦氏家族是明、清时代的东南望族,科第联翩,簪缨不绝。清代康、雍、乾三朝,更是其鼎盛时期。在秦氏宗祠的大门上曾经挂过这样一副对联:“辰、未联科双鼎甲,高、玄接武十词林。”意思是说秦氏家族在乾隆丙辰、已未两科考试中,接连两次中了探花,而在祖孙五代中有十名进士点了翰林。至今,在秦氏聚族而居的师姑河(即今崇宁路)两侧留下了众多的府第故宅、祠堂、义庄等古典建筑。著名的秦氏“寄畅园”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江南园林中独树一帜。它历经明朝、清朝和民国的变迁,始终保持在秦氏一姓手中。故又称“秦园”。秦园的兴衰变迁,几乎是无锡秦氏家族兴衰变迁的一个缩影。
无锡秦氏家族的由来
根据无锡方志和秦氏宗谱的记载,居住在无锡城内的秦氏家族,来源于无锡县富安乡的胡埭镇,而胡埭秦氏又是从武进县新塘乡的秦村迁徙而来,都是秦观之子秦湛的后裔。秦观,高邮人,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著名词人,官至国史院编修官。因陷入党争,屡遭贬谪,客死广西藤州,归葬高邮。南宋初追赠为龙图阁直学士。绍兴初年,秦湛任常州通判,值母徐氏卒,遂迁秦观之柩合葬于无锡惠山。墓碑镌有“秦龙图墓”四字。秦湛定居于武进县之新塘乡秦村。南宋末年,裔孙秦维桢入赘于无锡胡埭王野舟家,在秦氏宗仆中他被称为秦氏家族迁锡的始祖。元代末年,秦维桢之孙秦彦和自胡埭迁居无锡城中师姑河北岸的玄文里,其后裔被族内称为“河上秦氏”。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秦维桢之第七世孙秦金,考中举人,乃自胡埭之张舍迁居于无锡县城的西水关。其后裔在族内被称为“西关秦氏”。河上秦氏与西关秦氏是无锡城中秦氏家族的两大支系。明天顺三年(1459)秦彦和的曾孙秦夔、秦孚同时中举。30余年间,无锡秦氏家族连续考中了5名举人,其中秦夔、秦金连捷为进士,奠定了明代无锡秦氏家族发迹的基础。
秦淮海祠和凤谷行窝
秦金(1467~1544),字国声,号凤山。世居富安乡胡山(亦名凤山)之西。家世清贫,以课读为业,至秦金,登弘治六年(1493)进士,为秦氏登进士第之第二人。他历事孝宗、武宗、世宗三朝,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卒赠少保(从一品),谥端敏。在秦氏家族中,他威望最高。他的府第坐落在无锡县城内西水关,称为“尚书第”。大门上有漆书的门联一副:“九转三朝太保,两京五部尚书”,以自夸耀。
秦氏家族聚居之师姑河,因此岸有一唐代建造的尼寺“善智寺”而得名。明正德十二年(1517),尼寺废。秦金时任湖广巡抚,命子秦泮与族兄秦锐合力请得寺址,创建“秦淮海先生祠”。祀秦观、秦湛及“河上”、“西关”两支系秦氏家族的祖先,成为无锡秦氏家族之宗祠。今存门厅、咏烈堂(享堂)、碑廊、祧庙等,均为晚清重建。明邵宝《秦淮海先生祠记》碑和清代重刻之南宋追赠秦观直龙图阁制词、秦观像等石刻均存于壁,为教早的一所纪念秦观的建筑物。
在景色秀丽的惠山,著名的“天下第二泉”位于惠山寺旁。山泉绕注僧房,经寺塘泾(俗称惠山浜)注入大运河。旧时无锡的官宦之家,纷纷在山麓筑别墅,以为游览憩息之所。秦金本有宅园名“后乐”。正德年间,秦金又购得惠山寺山门左街的沤寓房僧舍。嘉靖六年(1527),秦金从户部尚书任上告老回家,在此建筑一座优美的园林,取名“凤谷行窝”。它就是寄畅园的前身。秦金有《筑凤谷行窝成》诗以纪其胜:
名山投老住,卜筑有行窝。
曲涧盘幽石,长松囿碧罗。
峰高看鸟度,径僻少人过。
清梦泉声里,何缘听玉珂。
园林中有高峰、曲涧、幽石、长松、僻径和流泉(即二泉)。“凤谷”是寓园主的别号为园名,并与惠山之别名龙山相对应。“行窝”即别墅。因此,寄畅园从创建之初即为一所山麓别墅型园林,不同于江南常见的城市宅园。
秦金卒后,园归“河上秦”系的族孙秦梁所有。
秦梁(1515-1578),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为明代秦氏家族登进士第之第三人。他官剧江西右布政使,曾参与督修北京外城役两年,与内阁首辅严嵩之子、工部侍郎严世藩同事而相交好。秦、严世谊,因得严氏父子之庇护,曾经在一年之中接连进官两阶。严氏父子败覆,秦梁亦以他事被论罢。万历二年(1574),他受委开局修纂成《无锡县志》,自署其堂为“文献之家”。其故第今存于淮海祠西,名“既堂”,系清光绪末年所重建。嘉靖三十九年(1560),秦梁之父秦瀚有《广池上篇》描述园景:
百仞之山,数亩之园。有泉有池,有竹千竿,有繁古木,青荫盘旋,……有堂有室,有桥有船,有阁焕若,有亭翼然,菜 花径,曲涧平川……。
此时的园景设施较秦金时大为丰富了。园亦被称为“凤谷山庄”。
秦耀和寄畅园
秦梁卒于万历六年(1578),园归他从侄秦耀所有。
秦耀(1544-1604),字道明,号舜峰。与其父秦禾为秦氏家族登进士第之第四、第五人。秦禾与秦梁同祖父。秦耀于隆庆五年(1571),会试考中。他的主考官就是大名鼎鼎的张居正。万历元年(1573),张居正入阁为首辅,推行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秦耀被人看作是张居正一党的人。万历十八年(1590),秦耀自右都御使,南赣、汀、韶巡抚,升任右副都御使、湖广巡抚。第二年,张居正受廷臣追论,秦耀受到株连,并奉旨解职回籍。随后他被举发侵匿库银1.5万两,赴京听候堪查,最后以赃定罪,到万历二十年(1592)才获释回原籍。秦耀与祖族秦金以相同年龄做湖广巡抚,但秦金以功名终,而秦耀却在盛年坐废终身,他便将其抑郁不平的情怀寄于山水之间,回来以后就大肆建筑园林,经几个寒暑,构成20个景点,每景提诗一首。20个景点是:嘉树堂、清响斋、锦汇漪、知鱼槛、清川华簿、涵碧亭、悬淙涧、卧云堂、邻梵阁、大石山房、丹邱小隐、环翠楼、先月榭、鹤步滩、含贞斋、爽台、飞泉、凌虚阁、栖玄堂。工程完成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
秦耀罢官家居后十分喜爱王羲之《答许椽》诗的旨趣和意境:
取欢仁知乐,寄畅山水阴。
清冷涧下濑,历落松竹林。
他显然以涧濑之清白、松竹之高洁自况,并表示虽处境冷落而无悔,故改园名为“寄畅”。园成以后,秦耀邀集当时名士王稚登、屠隆各撰《寄畅园记》一篇,刻石今存于园壁。
清初寄畅园之改建
秦耀卒后,寄畅园被“析为二处”,分属嫡妻安氏所生峻、埏二子和侧室张氏所生坦、阶二子管摄。清朝初年,寄畅园析而为四,分属四房子孙掌管。传至秦耀曾孙秦德藻,又将园居归并为一。
德藻子秦松龄,于顺治十四年(1657)罢翰林院检讨职回锡。父子两人慕名当时著名造园艺术家张涟的技艺,于康熙初年聘请其侄张拭改建寄畅园。张涟,字南垣,松江人,晚年迁居嘉兴南湖。少时学画于董其昌,又取法于名画家倪云林、黄公望。其叠山理水,好为平冈小坂、陵阜陂陀,而后错之以石,点缀得生动活泼。董其昌、陈继儒都称赞他是个识画理、知画脉的人。东南名园,多半是他的创作。明末清初,张氏的技艺名重天下数十年,而无锡却没有他的作品。故秦氏父子礼聘张改建寄畅园。他把寄畅园原有的布局重新作了安排:去掉了二十景中的一些景点,知鱼槛等体量较小的亭榭都改换了形制,新建了一座七星桥,新添置了一座奇峰——美人石,改筑“悬淙涧”为“三叠泉”,引二泉之水曲注而层分,有高山深涧之气概。秦园因这次改建而誉满海内。自康熙二十三年(1684)至乾隆四十九年(1784)的整整一百年之间,两个皇帝前后12次南巡江南,每次必游秦园,留下了不少诗章、匾额和对联。乾隆认为“江南诸名胜,唯惠山秦园最古”,且“爱其幽致”,绘了图纸携归北京,在清漪园(今颐和园)万寿山东麓仿建一园,命名为“惠山园”(1811年改名谐趣园)。至今两个名园,一南一北,互相辉映。一代名家张涟的造园艺术完整保存在江南者,现在只有秦园了,因而弥足珍贵。
寄畅园又名秦园,位于惠山横街(原名“秦园街”,1954年拓宽后该现名),毗邻惠山寺,面积15亩。明正德年间(1506—1520),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后裔、弘治六年进士秦金,购惠山寺僧舍“沤寓房”,改作别业,名“凤骨行窝”。园中多古木,后倚一墩。该墩为江南巡抚周忱为改善惠山寺风水,堆叠于正统十年(1445)。园成之时,秦金作诗道:“名山投老住,卜筑有行窝。曲涧盘幽石,长松育碧萝。峰高看鸟渡,径僻少人过。清梦泉声里,何缘听玉珂》”秦金逝世后,园子转给族孙秦梁,由其父秦瀚,于嘉靖三十九年(1506)之夏,“葺园池于惠山之麓”,园名亦称“凤骨山庄”。
万历时,园再传至秦耀,构列二十景,秦耀逐景赋诗,借王羲之“寄畅山水荫”诗意,改名寄畅园。清顺治末康熙初,秦耀增孙秦德藻,加以改筑。延请造园名家张涟之侄掇山理水,疏泉立石,园景益胜。康熙、乾隆两帝各六次南巡,均必到此园,是为寄畅园的鼎盛期。其间在雍正初,秦德藻长孙秦道然因受宫廷斗争株连入狱,园被没官并割出西南角建无锡县贞节祠。乾隆元年,道然三子秦蕙田殿试中探花,入直南书房。第二年痛上《陈情表》,道然获释,园被发还,由秦氏家族中最富有的德藻二房孙子秦瑞熙斥资白银3000两,照旧营构,独立鼎新,保存古园,厥功甚伟。乾隆十一年,族议“惟是园亭究属游观之地,必须建立家祠,始可永垂不朽”,将园内嘉树堂改为“双孝祠”,寄畅园为祠堂公产,故又名“孝园”。辛末年(1751),乾隆首次南巡,指定寄畅园为巡幸之地,喜其幽致,携图以归,于北京清漪园万寿山东北麓仿建“惠山园”,即今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咸丰、同治年间,寄畅园多数建筑毁于兵火,后稍作补葺。1952年,秦氏后裔将私园献给国家,即作保护性修复。又将原贞节祠纳入园中,即今“秉礼堂”一组小巧庭院。后陆续重修九狮图石,重建嘉树堂、梅亭、邻梵阁等。
寄畅园的园景布局以山池为中心,巧于因借,混合自然。假山依惠山东麓山势作余脉状。又构曲涧,引“二泉”伏流注其中,世称“八音涧”,前临曲池“锦汇漪”。而郁盘亭廊、知鱼槛、七星桥、涵碧亭及清御廊等则绕水而构,与假山相映成趣。园内的大树参天,竹影婆娑,苍凉廓落,古朴清幽。以巧妙的借景,高超的叠石,精美的理水,洗练的建筑,在江南园林中别具一格,属山麓别墅园林。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页:
[1]